家庭教育应把握好的分寸—管理的分寸
朱德庸在《绝对小孩》一书中说“欠缺管教的孩子的家庭是动物园,过分管教的孩子的家庭是马戏团。”家庭教育中有一个难以掌握的问题,就是分寸问题。有许多父母,在管理教育孩子时,好走极端。比如,要说对孩子严格要求,就以为越严越好,认为严格的程度和教育的效果成正比例。要说跟孩子讲平等,就和孩子一点界限也没有……
民国年间朱庆澜先生很重视家庭教育中的分寸问题。他发现,当时中国的父母,“一说让孩子活泼,就无论何事听任他自由,使孩子变得放肆;一说要孩子规矩,就常常何事都不许他自由,使之变得呆板。”
家长就是孩子的大树,是房子,是孩子认为最温暖的地方,很多家长都是第一次做爸爸妈妈,总是想要把最好的给孩子,甚至过分的宠溺孩子。这样的教育方式却会养成孩子很多不好的习惯,有行为方面的,也有情绪方面的,独立生活的能力也随之变弱,这样的孩子在遇到挫折时往往更容易退缩和失败。
家庭管教是成功还是失败,效果是理想还是不理想,取决于保护方式方法的选择、使用恰当不恰当。面对孩子的管理问题,束手无策,这种情况是有,但却是少数。而绝大多数的情况是,家长缺乏管理的分寸感,没有这种意识,或缺乏掌握分寸、把握尺度的能力。
比如,爱孩子,爱到什么程度是有益的,什么程度就成了“溺爱”?
帮助孩子,帮到什么程度是有益的,帮到什么程度便成了“帮倒忙”?
孩子要管束,管到什么程度孩子就会有规矩,到什么程度孩子就“呆板”了?
很多家长在家庭管理实践中,经常被这类问题所困扰。那么,究竟该怎么做呢?
把“控制”变成“指导”
在确保安全第一的前提下,让孩子尽情的玩闹。不要总是告诉孩子:“不许玩,不许碰,不许动”而是告诉孩子:“你可以这样玩、这样做,这样做可能会更好”亲手指导孩子如何去操控周围的事物。
不配合孩子表演
在孩子撒泼耍赖的时候,不要对孩子大吼大叫,正确的做法是让孩子自己冷静下来,不做孩子哭闹的观众,不配合孩子一同吵闹,要知道没有了观众,孩子也不愿意再哭闹表演了。
父母是孩子的“镜子”
父母要以身作则,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。孩子语言发育飞速发展的时候,会学大人的口气说话,也喜欢去批评一个人,如果你说了脏话,或者做了一些不文明的举动,孩子很大可能会看在眼里,记在心里,他们也会说脏话,没礼貌,不文明。
用故事代替说教
孩子们很容易将英雄人物或者公主当做是自己的偶像,并希望成为这样的人,于是借助榜样的力量来告诉孩子,要学会做家务,要好好整理自己的物品、学会勇敢、乐于分享诸如此类的教育,孩子也更乐于去这样做。
平时的叮咛不可少
家长的宽容和耐心会让孩子树立起安全感,建立起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信任感,孩子们也会从固执己见的自我为中心的世界中脱离出来,变得更加的懂事。
没有规则的自由叫放纵,所以想给孩子自由,一定不是任其天马行空,而是要在一个框架内放权给孩子,让孩子在这个框架内有他自由的创造、自由的想法、自由的决断。但是这个框架一定是父母与孩子共同制定、共同认可的,否则就不是给孩子自由,而是打着以自由的名义逃避自己的责任了。